发布时间:
来源:
格鲁吉亚团结报
中新网北京9月8日电(记者 应妮)今天能够见到的古籍善本,按比例来说95%以上都是公藏,而公藏是不能纳入社会流通领域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藏书还有没有意义?
第四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7日在京举办,论坛的议题为“关注社会层面的藏书文化”。本届论坛围绕“藏书文化与书香社会”的总议题,分设“藏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当下传承”“元典阅读与文脉传承的系统建设”“藏书文化与当代民众生活的重塑”三个分论坛展开。
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、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表示,藏书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都意义重大。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,从公家到私人,从机构到个体,这一历史过程艰苦卓绝,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具有5000年绵延不绝的韧性,和藏书文化有着直接关系。因此,藏书文化的兴盛与否,维系着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的历史命运,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兴旺发达。
孟繁之、韦力、陆世栋三位学者就“藏书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当下传承”展开阐述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动态的文化传承,活在世代相因的言行之中,另一方面,甚至更多的方面,都以文字的形式,记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,这其中被称为文化经典的书籍,正是被反复证明和阐释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。因此当下传承的核心是回归元典,以纠正继承中的诸多问题和乱象。